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毒品交易中只是扮演次要角色,是否也构成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
释义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是毒品,仍然故意贩卖、运输、制造、持有、使用等行为。虽然次要角色在毒品交易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只要其明知涉及毒品交易,而仍然参与其中,就可以视为具有主观故意,构成毒品犯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明知是毒品,非法制造、运输、买卖、储存或者使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未成年人犯罪的,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理;不能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主犯和从犯的刑罚一般不同,但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从犯,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即使犯罪嫌疑人只是在毒品交易中扮演次要角色,只要其明知涉及毒品交易,而仍然参与其中,就应被视为构成毒品犯罪的主观故意,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