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紧急避险和意外事件的区别 |
释义 | 紧急避险是为了大利益而牺牲小利益的行为,在整个行为之中是有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虽然可能对危险的发生也没有遇见,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做出选择的,同时也有避险意思。而意外事件是对危险的发生没有任何预见,而且对危险的后续发展也没有做出任何选择,没有避险意思。 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何区别 根据法律规定,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主要包括。 1、就是危险来源的不同。正当防卫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 2、实施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呢则是向第三者实施; 3、就是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即能够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的,那么也允许进行正当防卫; 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除了避险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 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是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而紧急避险则不能是有特定身份的人。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什么区别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有如下几点: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而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第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选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法律不会予以保护。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何本质的区别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一、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二、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三、对主体的要求不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