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原告和被告是什么意思?
释义
    原告,是指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被告人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民事权益,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是“原告人”的对称。被告是民事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
    一、原告与被告的区别
    原告和被告的区别:原告是指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指被提起诉讼的人;原告是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告是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人;原告是主动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经人民法院依法传唤应诉的人。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害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经法院告知应诉的人。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人员。原告是被告的对称,是指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导致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二、什么叫民事案件起诉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指原告必须是因为自己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和其他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权利义务争议而起诉。(二)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指对方必须是确定、具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填写起诉状时,能够写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意,被告下落不明不是被告不明确。(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的诉讼请求”指原告须向法院提出具体的请求内容或者判决要求;原告还必须向法院说明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本条是指:当事人提起的诉讼,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同时,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级别、专属管辖的规定,应属该院管辖。
    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成立条件是怎样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是:
    (1)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所谓被害人是指其实体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营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
    (3)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1: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