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秋节会发工资吗 |
释义 | 不会,中秋节是法定节假日,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都在休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发薪日正好是节假日,用人单位应该提前至最近的工作日发放工资,不得拖欠员工工资。 一、国家法定假日共几天假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累计有11天。法定假日包括:元旦:规定放假1天;春节:规定放假3天;清明节:规定放假1天;劳动节:规定放假1天;端午节:规定放假1天;中秋节:规定在中秋当日放假1天;国庆节:规定放假3天。用人单位应该在法定节日期间安排劳动者休假,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多少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11天。1、元旦1天;2、春节3天;3、清明节1天;4、劳动节1天;5、端午节1天;6、国庆节3天;7、中秋节1天。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中秋节可以离婚吗 民政局中秋节不可以办离婚。因为中秋节是法定节假日,民政局又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享受法定节假日,办理不了离婚手续。所以就算夫妻要办离婚,也得等这个节日过了才行。办理离婚登记是民政局职责以内的工作,那么只要是正常的工作日,就可以受理居民的离婚登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