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个人不小心毁坏了别人的财物,因为没有毁坏的故意,也没想到出事的,所以不想赔偿损失。事实上,毁坏了他人财物,是否需要赔偿,虽然是过失行为,但给他人造成了实际损害,赔偿可能无法避免。 根据法律上规定,因为个人过错给他人造成财物损失的,仍然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停止继续毁坏财物,如果在不小心毁了别人的东西之后,又没有停止继续侵害的话,那么需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消除财物毁坏的危险,因为自己的过错使他人的财物陷入危险境地的,就要消除这个危险; 3、返还财产,一般占有了他人财物并毁坏了的,需要返还财产,并且包括毁坏和没有毁坏的部分; 4、恢复财物原状,如果能够修复毁坏的财物的原状,那么这是最好的赔偿方法; 5、在无法恢复财物原状的情况下,就得拿其他物或者金钱赔偿损失; 6、既然是无心之失,但是毕竟侵犯了他人财物,所以得赔礼道歉; 当然,如果在无法恢复财物原状的情况下,拿钱进行赔偿时,还需要确定财物的实际价值,具体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确定。 一、破坏私人财产定罪标准是什么 破坏私人财产涉嫌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定罪标准是: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2、客观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3、主体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4、主观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