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居家隔离门磁规定 |
释义 | 规定:居家隔离门磁一天打开不超过5次。 门磁探测器,用来探测门、窗、抽屉等是否被非法打开或移动。它由无线发射器和磁块两部分组成。 无线门磁一般采用省电设计,当门关闭时它不发射无线电信号,此时耗电只有几个微安,当门被打开的瞬间,立即发射1秒左右的无线报警信号,然后自行停止,这时就算门一直打开也不会再发射了,这是为了防止发射机连续发射造成内部电池电量耗尽而影响报警,无线门磁还设计有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当电池的电压低于8伏时,下方的LP发光二极管就会点亮,这时需要立即更换A23报警器专用电池,否则会影响报警的可靠性。 无线门磁传感器一般安装在门内侧的上方或边上,它由两部分组成:较小的部件为永磁体,内部有一块永久磁铁,用来产生恒定的磁场,较大的是无线门磁主体,它内部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小于5毫米),无线门磁传感器处于工作守候状态,当永磁体离开干簧管一定距离后,无线门磁传感器立即发射包含地址编码和自身识别码(也就是数据码)的315MHZ的高频无线电信号,接收板就是通过识别这个无线电信号的地址码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报警系统的,然后根据自身识别码(也就是数据码),确定是哪一个无线门磁报警。门磁探测器按传输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按其安装方式分为内嵌和外装等等,虽然外观不同,其原理和作用相同。 门磁系统每天允许开门5次,这是为了方便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运送生活物资。每次开门,都会有记录,超过五次会触发报警,将立刻上门核查。 电子门磁不是视频监控器,是安装在入户门外,仅感应是否有人进出的设备,如果居家人员出门,管理后台会显示,便于及时监督。电子门磁不会显示居家的活动情况,不涉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观察期满以后立即拆除回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居家隔离门磁作用与原理。 居家隔离门磁的作用是帮助隔离地区实现高效,安全,精准的隔离监控。门磁是安全报警的一种装置,由无线发射器和永磁体两部分组成,用来探测门,窗,抽屉等是否被非法打开或移动。 门磁分为无线门磁,无线卷闸门磁、有线门磁三种,门磁如果不太留意是不太容易看到的。门磁系统是一种安全报警系统,门磁开关由两部分组成,较小的部件为永磁体,较大的是门磁主体。将无线发射器和磁块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上(通常在门的上沿及上框)时,要注意无线发射器和磁块相互对准,相互平行,间距不大于15毫米。 居家隔离人员必须积极配合社区管理人员管理,按照要求填报健康信息,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对居家隔离人员违规私自开启房门导致预警的,由社区管控员以说服教育、帮扶帮助、劝导告诫等方式进行处置;对恶意破坏门磁或不配合管控工作未经允许违规开门外出,公安机关将依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依法严肃查处。 国家规定让装门磁是国家临时决定的,为了防止隔离人员擅自离开家门而采取的措施,因此目前并没有法律依据。但是居家隔离门上装的感应门磁合法。 居家健康监测安装门磁不违规。居家健康隔离是防疫措施的有效手段,减少社区流动和社会面清零,是防疫期间根据疫情防控条例而实施,只要是符合居家隔离人员必须积极配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