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租房转租被发现应该怎么办? |
释义 | 公租房转租取消家庭保障资格,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公租房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包括无住房或住房面积低于标准、收入财产低于标准、外来务工人员需有稳定就业。公租房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租金水平和建设标准有限制,面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出租。 法律分析 公租房转租被发现会被取消家庭保障资格,并通过媒体公示,记入不良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三项条件: 1、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2、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3、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有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拓展延伸 公租房转租被发现后的法律责任及处理方式 公租房转租被发现后,涉及到法律责任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规,公租房转租属于违约行为,可能导致租户面临处罚和法律纠纷。一般情况下,当公租房转租被发现时,承租人可能面临合同终止、返还房租、支付违约金等后果。处理方式包括租户主动向房屋管理部门报告,积极配合调查,与原房主进行协商解决或委托律师进行法律咨询。租户可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如积极寻找合法的转租渠道、与房屋管理部门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据等。最重要的是,租户应该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约行为,保持良好的租房秩序。 结语 公租房转租被发现后,涉及到法律责任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规,公租房转租属于违约行为,可能导致租户面临处罚和法律纠纷。处理方式包括租户主动向房屋管理部门报告,积极配合调查,与原房主进行协商解决或委托律师进行法律咨询。租户可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保持良好的租房秩序,遵守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退回公共租赁住房: (一)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改变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用途的; (三)破坏或者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拒不恢复原状的; (四)在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的; (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公共租赁住房的。 承租人拒不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