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构成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怎么量刑
释义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标准及构成要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该罪分为三个等级,并根据残害人数、掠夺财物数额、手段恶劣程度等因素进行判断。客体要件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主观要件为军人的故意行为。该罪的处罚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属于公诉案件,需要经过检察院逮捕证和公安机构执行。法院将根据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态度进行处罚。
    法律分析
    一、构成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怎么量刑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构成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严重,主要是指聚众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首要分子,残害无辜居民多人的,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数额巨大的,残害无辜居民手段恶劣的,严重影响军事行动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残害大批无事居民的,残害无辜居民手段特别恶劣的,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严重影响重要军事行动的,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等等。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军人历来有严格的群众纪律,任何时候都要保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严重违反战时群众纪律,败坏我军的声誉,损害我国与群众的关系,破坏战时群众工作秩序,增加我军作战的困难,将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实施了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军人,且是参加军事行动的军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群众的行为,侵害了无辜居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违反了我国法律、军纪,危害了我军作战利益,却故意加以实施。那些确实出自于军事行动需要而取用、毁坏军事行动地区群众财产的行为,不应认为具有主观上的罪过,不构成本罪。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有三种处罚意见,需要按照实际的涉案情节来决定,这项罪名属于公诉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之后,要由检察院下逮捕证,由公安机构负责执行,会将犯罪嫌疑人移送看守所关押,再由法院按照实际案情,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进行处罚。
    结语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严重违反战时群众纪律的行为,对军事行动和群众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情节的不同,对罪犯的处罚也有所区别。我们应当严惩战时掠夺行为,保护无辜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正义和军队形象。同时,依法审慎处理每一起案件,确保公正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 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八条 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