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证工程质量及环境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 |
释义 |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组成,组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施工队相应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2、建立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部和施工队分别设安全质量监察科和安全质量监察室,分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3-4名,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对施工的全方位进行质量管理、监督、检查。 3、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按照企业法人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队主管领导、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监察(检查)人员,质量管理部门、施工技术部门、计划部门、设备部门、班组作业层,建立各项工程质量责任卡,并建立与各级责任权利相统一的运行机制。 4、实行周检制、月检制。每周由项目经理部质检科组织质检人员对本周完成的工程内容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将检查结果通报各部门,并提出整改措施。每月与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通过检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5、实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上一工序结束后,由质监部门与下一工序施工人员一起对上一工序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二)质量控制措施 1、图纸会审。对设计图纸认真审核,弄清设计意图,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请设计单位予以澄清。 2、搞好接桩复测工作,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桩橛认真复测,无误后报监理审批后用于施工。 3、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没有技术交底的项目不得施工。 4、严格控制进场后材料的质量,根据规范要求的频率检验,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 5、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施工中每道工序必须按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和检验。 6、严格按规定作好各项检验工作。首先要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和检验工具,检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按规定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性材料进行外形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和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力学性能的检验。 7、质检人员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旁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8、钻孔桩施工时是用三个以上桩位复核所使用测点桩位,测定安设钻孔桩位置,制定作业指导书。钻孔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认真填写各种检查、记录表格。 9、灌注砼施工中,必须保证各种机械设备都有备用件,以确保无论出现任何情况,砼浇注均能连续不间断进行。 10、主桥箱梁现浇段浇注前进行预压,数据应准确,确保浇注时不变形,合拢时不出现错位。模板采用大块钢外模。灌注采用底腹板无缝施工工艺,提高砼密实度和整体性。 11、架梁前进行桥台复测,调整梁缝和伸缩缝在允许偏差内,桥梁到场后施工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吊梁时要放置铁瓦以避免损伤梁体。支座安装应保证支座密贴。落*要依据十字线调整后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桥梁架设好后,及时浇注现浇部分砼,防止梁体移位和串动。 12、主桥预应力砼连续梁采用连续支架进行施工,线形控制采用中国**建筑总公司研究开发的“大跨度预应力砼梁施工动态监测和控制程序PCCP”,对主梁施工全过程进行应力和挠度的动态检测和控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