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年人受骗可以怎么投诉 |
释义 | 可以向食药监管部门举报。 利用会议、网络非法营销保健食品,给食品、保健品变换包装、涂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消费者一旦发现这些违法行为,可拨打12331电话举报。 老年人容易受骗的原因: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原因3: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照理说,老人阅历深,更应该识破骗局,为什么受骗上当的偏偏是他们。感到失落、孤寂,是许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他们非常需要精神慰藉和与人交流。然而,多数子女忙于工作,对老人难免疏于关心照顾。在这种状况下,热情似火、甜言蜜语的诈骗者很容易乘虚而入,博得老人的好感,使有些老人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却听不进亲生儿女的劝告,不惜用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去买一堆堆没什么用的废品。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原因4: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原因5:老人自身健康问题 除了需要情感上的慰藉,老人同样关心自身的健康。但过于专注,使老人思考问题容易偏颇,固执,认死理。有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老人,总担心医疗保险费不足以支付去正规医院看病的开销,便对骗子们声称花钱少的偏方土药情有独钟;有些老人病痛缠身,久治不愈,便病笃乱投医,明知有些药无益,也心存指望买来一试,给江湖骗子开生财之道。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