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直接犯罪和间接犯罪的区别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的区别以及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和构成犯罪条件。直接正犯指直接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人,而间接正犯则指本人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教唆行为的具体情况而定。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客体、客观和主体等要件。 法律分析 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1. 责任主体不同,直接正犯是指直接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人,而间接正犯则指本人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行为不同,直接正犯会直接行使犯罪,而间接正犯只起到教唆等辅助行为,没有直接犯罪。 一、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如下: 1、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按照对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罚; 2、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由于教唆人主观上具有教唆的故意,且客观上实施了教唆的行为,所以仍构成独立的教唆犯。但是,考虑到教唆行为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对于这种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二、构成犯罪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3、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结语 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在责任主体、行为方面存在区别,教唆犯的刑事责任与构成犯罪条件也有相应规定。这些差异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