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骨折患者出院后护理费赔偿问题 |
释义 | 骨折出院后护理费赔偿一般为6-12个月,根据伤残等级享受工伤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支付护理费,骨折属于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等级,可获得工资的30%作为护理费。人身意外伤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和护理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证明确定,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状况和期限确定。 法律分析 骨折出院后护理费赔偿一般会是六个月至十二个月。一般情况下工伤之后是需要先到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的,职工是根据等级享受工伤待遇的,而骨折是属于鉴定中的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范围,护理费费用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每个月支付的。并且生活护理费的支付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支付,骨折是属于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等级,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拿到工资百分之三十的护理费用。 人身意外伤的赔偿项目有哪些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拓展延伸 护理费用赔偿纠纷解决方案 护理费用赔偿纠纷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首先,当骨折患者出院后,应及时与医疗机构联系,了解护理费用的具体情况。其次,可以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提供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费用明细,以便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费用发票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最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如提起诉讼或进行调解。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沟通和合作是解决护理费用赔偿纠纷的关键。 结语 在人身意外伤的赔偿中,医疗费、误工费和护理费是常见的赔偿项目。对于骨折等需要护理的情况,护理费的支付标准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期限确定。解决护理费用赔偿纠纷可以通过与医疗机构协商、法律援助和法律途径等方式进行,保持沟通和合作是解决纠纷的关键。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