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五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时,保护环境。 1.节水80%——很多工序都是在工厂完成的,是区别于传统泥瓦匠施工模式的“干法造房”,大量节约施工用水。 2.节能70%——集中工业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建造过程节能、墙体高效保温、门窗密闭节能、使用新能源及节能型产品。 3.节时70%——工业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传统建筑方式比,只需其1/3建设周期。 4.节材20%——工厂规模化生产,优化集成,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损耗。 5.节地20%——更小面积实现同等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6.绿色环保——工厂制造,大量减少现场作业,无粉尘、噪音、污水污染;提高工业设备环保技术水平;集中装修,无二次装修大量建筑垃圾污染;每百平米建设面积可减少约五吨建筑垃圾产生;同时减少森林土地的破坏;产品全部使用环保材料,绿色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造技术导则》 绿色建造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同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环保、生态等要素,实现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全过程一体化,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应全面体现绿色要求,有效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整体提升建造活动绿色化水平;宜采用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整体提升建造方式工业化水平;宜结合实际需求,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整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宜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组织管理方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协同,整体提升建造管理集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