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隐私的概念以及侵犯隐私可以进行调解吗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侵犯隐私一般属于民事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组织调解或不组织调解。同时,隐私权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支配权和隐私维护权。 法律分析 隐私是指公民在个人生活中不愿被他人知晓的信息。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隐私,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那么,侵犯隐私是否可以调解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逐一解答相关问题,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侵犯隐私可以调解吗 侵犯隐私一般属于民事行为,涉及的也是民事赔偿,对于民事行为公安机关是不受理的,同时对于报案到公安机关的民事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组织调解,也可以不组织调解;公安机关会叫你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 二、私权包含的基本权利 隐私权包括以下四项权利: (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4)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拓展延伸 隐私权包含范围 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自然人拥有理性和情感,需要法律保护其情感安定、维护其人格尊严。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准的权利。 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法人,法人也会有不欲人知的秘密,一般表现为国防机密、商业秘密等,但是法人的秘密一般属于公共领域的事务,而非个人的人格尊严内容。 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死者。隐私权是一种个人利益,自然人死亡后,个人利益会随着本身的物质载体死亡而消亡,但是对死者生前利益的侵害,可能会对死者的亲属及利害关系人造成伤害,甚至对公序良俗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确认隐私权的主体不包括死者和保护死者生前隐私并不冲突。 侵犯隐私可以调解吗的内容如上述呈现的正文所示。综上所述,侵犯隐私一般属于民事行为,涉及的也是民事赔偿,对于民事行为公安机关是不受理的,同时对于报案到公安机关的民事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组织调解,也可以不组织调解。 结语 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侵犯他人的隐私,可以通过民事调解来达成和解。但是,如果涉及到公安机关介入,公安机关可以组织调解,也可以选择不组织调解。对于报案到公安机关的民事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处理,也可以不处理。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遵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