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的当事人是谁 |
释义 | 合同的当事人是指依法签订合同并在合同条件下履行约定的义务和行使约定的权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社会团体。 一、法律中适用于签订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中适用于签订合同的原则包括如下: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有权依法自愿订立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按照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二、合同履行期届满能否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期届满可以解除合同。 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履行的期限,当事人要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履行相应的义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合同就会自动解除,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会终止,不再具有约束力。 三、合同中关于变更和终止的规定有哪些 合同变更是在不改变主体而使权利义务发生变化的现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 引起合同终止的原因有: 1.合同因当事人双方全面履行而消灭; 2.合同因情势发生变化,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下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3.合同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而消灭; 4.合同因提存而消灭; 5.合同因混同而消灭; 6.合同因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而终止; 7.合同由于抵销而终止。解除合同也是合同终止的一种方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