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 法律关系的主体B. 法律关系的客体C. 法律关系的内容D. 法律关系的对象 |
释义 | 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人们根据法律规定而结成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物; 2、人身; 3、精神产品,智力成果、非物质财富; 4、行为。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5、合伙。 法律关系的种类可以分为: 1、一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 2、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 3、平权法律关系,隶属法律关系; 4、积极型法律关系,消极型法律关系; 5、简单法律关系,复杂法律关系; 6、以及各部门法的法律关系等。 法律关系的特征如下: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