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征是怎样的 |
释义 |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征如下: 1、水上交通肇事的主体主要是从事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 2、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大大高于道路交通肇事的损失程度; 3、公安侦查机关在管辖上居于被动的地位。 一、交通肇事逃逸24小时还能追回吗? 交通肇事24小时内投案算逃逸,只要主观上为逃避责任逃离现场就是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车或者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 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要点是什么?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遵守如下工作流程: (一)当事人申请。各当事人向有事故管辖权的海事管理机构递交授权人签名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简易程序申请书》。 (二)评估。 (三)启动简易程序。 (四)收集证据。 (五)制作结论书。 三、交通事故逃逸会如何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处罚方式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