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委托协议的法律效力 |
释义 | 代持股协议的有效性要求: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真实合法且不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权益。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要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根据第154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分析 代持股协议是否有效要下列要件,具备的,协议就是有效的: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协议内容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3、不损害国家、集体的、他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拓展延伸 股权委托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及争议解决机制 股权委托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该协议规定了委托人将其股权委托给受托人管理和行使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协议的约定,委托人通过签署协议将其股权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则承担管理和行使股权的责任。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并履行协议的规定。如果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可以根据协议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这种争议解决机制旨在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和争议的公正解决,以维护各方的权益和法律利益。 结语 股权委托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其有效性需要满足一定要件。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协议的当事人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应真实合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并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并履行。如发生争议,可依据协议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以确保协议有效执行和争议的公正解决,维护各方的权益和法律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