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二手挖掘机买卖纠纷解决
释义
    协商是最常见,也是最便捷的协议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进行协商一致,较为自由。同时协商结果的履行也由当事人自身决定,没有外部的约束力,所有常常再次违约。调解中难以保证第三方的中立性,同时调解结果的履行也仅凭自身对结果的认可度。调解结果的执行也常常得不到当事人的配合。仲裁这一方式较诉讼更加方便快捷,时间和人力成本更低。但是仲裁一裁终局,没有当事人进一步主张权利的回旋余地。诉讼是解决协议纠纷的最后方式,具有终局性。一旦形成有效的裁判,则排斥其他的协议纠纷解决方式。同时诉讼流程严格而且复杂,在当前的实际处理中,纠纷解决周期长,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不能立即解决纠纷。
    一、自媒体侵权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二、具体的处置方法和途径情况有哪些?
    1、诉讼。严格的诉讼程序、最高的权威裁判和国家强制力的保证等因素使得诉讼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
    然而诉讼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医疗纠纷的专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医疗纠纷诉讼的拖延和高成本;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是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由于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行政级别对鉴定结论的效力有较大影响,致使重复鉴定,费时费钱;诉讼中原被告双方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敌视,严重破坏医患关系。
    2、行政裁决。即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之前,由于医疗纠纷的民事性质定性在法律上未予明确,绝大部分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都是采用的行政裁决。通过行政裁决解决医疗纠纷的优点主要是:
    其一,快速方便。作为行业主管机关,卫生行政部门所具有的专业认知能力是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所不具有的;
    其二,节约费用。卫生行政部门解决医疗纠纷是职权行为,费用较低;
    其三,效力较强。行政裁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
    其四,对行政裁决的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再次进行解决。
    但是,在我国,通过行政裁决解决医疗纠纷仍面临很大的障碍,主要是社会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解决医疗纠纷的公正性缺乏信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疗卫生行政机构既是医疗管理机构,又是医疗的开办机构;就象足球比赛,一个人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我们还能相信这场比赛的公正吗?在部门保护主义以及行业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公众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裁决的公正性仍然引发较多的质疑;再有,医疗行政机构的行政裁决主要立足于医疗损害的具体事实,而对纠纷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医患双方利益等缺乏综合评估,这也是其缺陷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尤其是公正性问题无法妥善解决,所以,目前选择行政裁决作为解决纠纷的路径的案例日趋减少。
    3、和解。即是协商。和解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解决方式,医患双方都应优先考虑。
    和解的实现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就是纠纷主体对相关事实和权益的处置规则的认识趋同。也正是由于现实中国这一基础未能很好形成,导致和解的成功率较低。私权观念、交易常识、平等意识、自我需求等等观念的匮乏,导致医方对自身权利义务理解不清,患方没有形成理性的就医观念,结果是当事人不选择和解,或者说就是没有适用和解的基础。
    4、仲裁。由于仲裁员的选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专家又可以有医疗专家共同组成仲裁庭处理纠纷,两个专业的结合使纠纷解决更具效率。目前我国鲜见医疗纠纷仲裁的案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之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医疗纠纷不属于不可仲裁的事项,医疗纠纷的性质是违约与侵权的竞合责任,应该属于其受案范围。并且仲裁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部分医学专家、法医学专家即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