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中,原告如何撰写陈述词? |
释义 | 行政诉讼中,原告应充分陈述案件事实和诉讼请求,并提供证据支持。离婚起诉书应包括双方信息、婚姻状况、离婚理由和诉讼请求。起诉状可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自诉状。当事人书面陈述需明确要求基于的事实和证据,原告陈述在诉状中,被告可在答辩书中承认或否认事实,并提出自己的陈述。 法律分析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的陈述应当充分表达案件事实以及其诉讼请求,同时在起诉状中提供相应的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 一、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离婚起诉书内容如下: 1、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2、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3、写明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己签名或盖章,起诉的时间。 起诉状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文书。根据诉讼的性质和目的不同,起诉状可以分为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和刑事自诉状三类。 二、当事人书面陈述意见要怎么写 所谓书面陈述,是指当事人运用文字或书面的形式,将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加以表达出来。典型的如起诉状、答辩书等。原告在诉状中必须指明他提出要求所根据的情况和能够证实这些情况的证据,因此,在诉状中必然包含着作为证明手段的当事人书面形式的陈述。被告在答辩书中,可以承认原告指出的全部事实或部分事实,也可以否认这些事实而提出另一些事实。在这里,被告的“承认”、“否认”、“提出”,皆为书面陈述。 拓展延伸 第一次起诉离婚法官会问什么 第一次起诉离婚法官提问的问题包括: 1、询问原告、被告的基本资料; 2、法官会要求原告当庭陈述诉讼请求,明确有哪几项,是否与起诉状上有所变动,是否要求增加,修改诉讼请求; 3、法院要求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发布意见; 4、接着询问原告方夫妻之间的感情经历等问题; 5、法官会要求原告方先进行举证,对证据的名称,证明目的,来源进行说明。然后也会让被告对证据发表质证意见,是否认可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然后被告开始举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6、事实调查完毕以后,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原告、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发布辩论意见; 7、最后称述。闭庭,笔录签字,庭审结束; 8、等候法院判决。 结语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陈述应当充分表达案件事实以及其诉讼请求,同时在起诉状中提供相应的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离婚起诉书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并在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己签名或盖章,起诉的时间。当事人书面陈述意见要清楚表达出自己提出要求的事实和证据,并在答辩书中承认、否认或提出另一些事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