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止付和冻结的区别? |
释义 | 司法止付和冻结是财产保全措施中常用的两种方式,其中司法止付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自行裁定,直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下达命令,强制暂停被执行人的资金流转;而冻结则是由法院对被执行人在特定范围内的财产权利进行限制,以确保被执行人的财产不会被转移、减少等。 司法止付和冻结都是财产保全措施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执行债权人的利益,避免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或者其他逃避执行的行为。但是,两者的实际效果略有不同。具体来说,司法止付是通过法院直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下达命令,强制暂停被执行人的资金流转,从而避免被执行人将财产转移到其他账户或者进行其他变更。而冻结则是通过法院对被执行人在特定范围内的财产权利进行限制,包括拒绝其进行处分或变更、禁止其进行质押或抵押等,以确保被执行人的财产不会被转移、减少等。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止付和冻结都是由法院依法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程序。同时,在实际执行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冻结的财产范围可能更广泛,而止付则更加针对性强。 如果被执行人对司法止付或冻结有异议,应该怎么办?如果被执行人对司法止付或冻结有异议,可以通过向法院提出申请的方式进行解除或变更。此外,被执行人还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等途径,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司法止付和冻结都是财产保全措施中常用的两种方式,其实际效果略有不同。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部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提交担保或者提供相应的财产查控手续;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决定保全的财产,应当由执行法院发出通知,通知有关机关和单位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