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水土保持方案什么时候做 |
释义 | 水土保持方案是在开展土地开发、采矿、建设等活动前,由项目建设者或者开发者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编制的一种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该在项目开工之前,尽早进行。对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求也不同。 水土保持方案的流程一般如下: 1、实地调查: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水土保持现状、影响因素、问题和需求等情况; 2、制定方案:基于实地调查的结果,制定适合当地的水土保持方案,包括保持措施、施工方法、施工时间等; 3、方案评估:对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社会效益等方面; 4、审批:将评估通过的水土保持方案提交至相关部门审批,获得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实施; 5、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包括对土地进行改造、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 6、方案监测:对实施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监测,如有需要,可以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水土保持项目,其具体流程可能会略有不同,但一般都按照以上基本流程展开。此外,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涉及到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专业知识,需要有专业的水土保持团队和技术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范围、目标、措施和投资等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作出重大变更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