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急救援预案八大内容 |
释义 | 应急救援预案八大内容 (1)基本内容 (2)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3)应急救援工作策划 (4)应急救援准备(程序) (5)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6)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程序) (7)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程序) (8)应急救援预案支持附件。 基本内容:应急预案发布令:宣布预案生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应急机构署名页:应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签名。预案分发记录页:预案接收部门签字。预案修改记录页:修改人签字。术语与定义等。 主要作用 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使应急人员熟悉自己的任务,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能力,并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评估应急人员的整体协调性; 2、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控制和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资源等方面进行先期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到最低限度_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修正) 》 第四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应急救援预案几年修订一次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