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谁是涉案嫌疑人?
释义
    在侦查机关展开立案侦查后,对涉及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或罪犯的称呼。涉案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对涉嫌犯罪的人员在不同阶段的称呼。在提起公诉后,未被法院判决前,称其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称其为罪犯。
    法律分析
    在侦查机关展开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之前,对涉及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或罪犯的称呼。涉案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对涉嫌犯罪的人员在不同阶段的称呼。在提起公诉后,未被法院判决前,称其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称其为罪犯。
    拓展延伸
    公诉后如何称呼被告人?
    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通常会被控告犯有某种犯罪行为。当案件被起诉后,被告人的称呼非常重要,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案件审判的公正性和公正性。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应当依法出庭,并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被告人则有权力进行答辩。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或者委托辩护人代表出庭。辩护人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后,被告人有权进行反驳,并进行辩护。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公正和公正的审判环境。同时,被告人也有权获得辩护,并在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后,向法庭提出反驳意见。
    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的称呼非常重要。被告人是案件中的核心,他们的陈述和辩护意见对案件审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审判过程也应当遵循法定程序进行。
    结语
    这段话介绍了涉案嫌疑人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的称呼,分别为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在侦查阶段,用涉嫌犯罪的人员来称呼;起诉阶段,用被告人;审判阶段,用罪犯。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了案件的不同阶段和司法机关的审判结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0: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