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要立案怎么提交材料 |
释义 | 立案需要提供起诉状、主体资格证明、证据材料等文件一、 起诉状。 起诉状应写明原被告的信息、(如姓名、性别、民族、住所、联系方式、职业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起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例如被告是两人,起诉状共提供三份,法院留一份,给二被告各送达一份。 二 、主体资格证明。 (一)原告是自然人的应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二)原告是法人的应提供: 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并加盖公章; 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一份并加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一份并加盖公章; 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并加盖公章; 受托人为律师的须另出具律师执业证复印件一份、律所公函一份。 (三)其他组织应提交证明其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三 、起诉证据材料。 起诉时证据材料应该提供复印件,原件等开庭时再提供。 (一)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的,提供交警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所花费的费用单据等证据材料; (二)离婚案件需提供结婚证复印件或民政部门开具的结婚登记证明。涉及财产分割的须提供财产清单一份; (三)合同纠纷须提交合同的复印件,包含民间借贷的欠条、借款合同、买卖合同等; (四)其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起诉证据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起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户口薄复印件;起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同时应记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的,应当提供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二)委托起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1.被委托人是律师的,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的证明材料; 2.被委托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3.被委托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如户籍证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申请开具证据材料); 4.被委托人为当事人的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5.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6.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的条件的证明材料。 (三)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四)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五)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指作为起诉基础条件的材料)。 1.说明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证据材料; 2.支持诉求之事实和理由的证明材料; 3.说明起诉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材料等。 二、不知道被告信息怎么办? 1、如被告为企业,请自行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站查询并打印; 2、如被告为个人,最好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如无法提供,需提供身份证号,咨询法院工作人员,开具协助查询函后前往派出所查询。 3、亦可委托律师前往律所所在派出所调取被告信息 注意:部分法院,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直接查询。 我国人民法院施行案件登记立案制,人民法院对民事起诉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在民事案件中,诉讼的立案标准是有着详细的法律规定的,如果不符合立案的条件,也就不能进入诉讼程序中去。若符合条件的案件给予立案审查,不符合立案的则由当事人各自调解。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起诉、自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2.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3.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4.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5.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