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加强对应收款的管理 |
释义 | 措施 (1)全部赊销业务都应正确、及时、详细登入有关客户的明细分类账,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销货特种日记账以反映赊销情况; (2)赊销业务的全过程应分工执掌,如登记明细账、填制赊欠客户的赊欠账单、向赊欠客户交送或邮寄账单和处理客户收入的现金等,都应分派专人负责; (3)明细账应定期同总账核对。 对于影响应收账款收回金额的因素通常有: (1)销售折扣中的现金折扣; (2)销货退回与折让; (3)销货运费归谁负担; (4)坏账因素。这四方面的资料都将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与销货日记账中得到详细的记录。对于这些情况的掌握,不光对维护应收账款的完整性有利,而且还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 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但是这样做存在管理漏洞,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并不妥当。一种观点认为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管理。会计人员纵然对账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很了解,简单归由会计人员来管理也并不合适。事实上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程信用管理的核心所在。灵活利用赊销手段,合理确定现金折扣与折让及比例,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壮大发展自己的一项基本策略。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中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管理应收账款,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管理制度。 第二,对应收账款实行辅助核算,建立应收账款核销制度。按照应收账款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货款回收的先后次序逐笔核销,以准确确认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于因质量、数量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账款单独设账管理。 第三,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企业应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时间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进行核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 第四,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管理。企业应成立客户服务中心或者类似的机构,主要负责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对每一个客户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用户的信誉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赊销额和赊销期,努力把好第一关,由销售人员负责推销产品,并负责货款回收,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由单位财务部门监督货款回收情况,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