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判断刑罚情节的因素有哪些
释义
    酌定量刑情节是根据犯罪情节进行量刑评定的依据。认罪认罚制度考虑了认错态度因素。根据刑法,精神病人、醉酒者、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减轻处罚。累犯应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岁的除外。假释期满后再犯罪的也属累犯。
    法律分析
    酌定量刑情节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量刑或者减轻量刑的评定所依据的犯罪情节。酌定量刑情节主要围绕主题选择具体化展开,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手段、身份情况、犯罪客体、前科情况、损害结果(危害程度)、主观过错和认错态度等。现在刑诉法规定的认罪认罚制度就是考虑了酌定量刑情节中认错态度这一因素。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刑罚情节评定的关键要素
    刑罚情节评定的关键要素包括犯罪的性质、犯罪的动机、犯罪的手段、犯罪的结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等。首先,犯罪的性质指的是犯罪行为所涉及的法律规定,例如盗窃、故意伤害等。其次,犯罪的动机是指犯罪人从事犯罪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如财富追求、报复心理等。再次,犯罪的手段是指犯罪人为达到犯罪目的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如暴力、欺骗等。此外,犯罪的结果也是评定刑罚情节的重要因素,包括对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财产损失等。最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中所表现出的恶意、狡猾程度等,如有预谋、多次犯罪等。综上所述,这些关键要素共同作用于刑罚情节的评定,以便确立合理、公正的刑罚。
    结语
    酌定量刑情节是根据实际情况评定犯罪量刑的依据。它包括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手段、身份情况、犯罪客体、前科情况、损害结果、主观过错和认错态度等因素。刑诉法中的认罪认罚制度考虑了认错态度。根据法条规定,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醉酒者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累犯应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者除外。刑罚情节评定关键要素包括犯罪性质、动机、手段、结果和主观恶性程度。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于刑罚情节评定,确立合理、公正的刑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七节 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 第五十九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二十九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