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智力残疾的人犯罪应负什么责任
释义
    对于智力残疾的人,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分为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智力缺陷者与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智力缺陷者。
    不同程度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若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同时,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也是为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造,而这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也没有实际意义。
    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的只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也就是说并非一定或者必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减轻处罚。
    其余类型的残疾人犯故意过失杀人罪的,按照法律一般规定处罚。
    二级智力残疾的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级智力残疾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就是说二级智力残疾的人,如果犯罪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经鉴定确定属实的,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
    有智力障碍的人犯罪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对有智力障碍的人犯罪如何处理未作出规定,但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可对犯罪者进行精神状况鉴定,如果是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智力残疾人犯罪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对智力残疾人犯罪如何处理未作出规定,但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可对犯罪者进行精神状况鉴定,如果是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级智力残疾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三级智力残疾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级智力残疾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就是说二级智力残疾的人,如果犯罪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经鉴定确定属实的,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和智力残疾或者精神残疾的人发生性关系会涉嫌强奸罪吗
    1、视情况而定。如果发生性关系的对象为女性,且为精神病人或者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在发病,其对于发生性关系的后果不能辨识,此种情形下,如果当事人(年满14周岁的男性)明知对方没有辨识能力仍与其发生性关系,应当认定为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按照强奸罪定罪量刑。2、如果精神病人为女性,且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应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如果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也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