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在公司中有不同的角色和权力。实际控制人可以没有直接资本纽带关系,但可以支配和管理公司的人员和事务,而最终受益人是具有最终控制权力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可以受命于最终受益人。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的条件包括控制股份和表决权超过最多股东、达到或超过30%的股份和表决权、决定董事会成员选举等。最终受益人一般是通过控制层级来控股公司。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法律分析 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上两个的区别实际控制人可以和被控制企业没有直接的资本纽带关系,即可以不是被控企业的股东;而控股股东一定是股东。 最终受益人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公司最终受益人一般应该指的是股东,而且大部分公司会认为依据控股股东追溯到的实际控制人为最终受益人,当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终受益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1、在公司里面的最终受益人和实际控制人是两个不同的人,实际控制人是可能受命于最终受益人的。实际的控制人他可以是一个公司的大股东,也可以通过投资的关系以及协议和其他的事情安排,能够有实际的能力来支配和管理公司的人员和事情。 2、最终受益人是公司里面具有最终的控制权力的,是不被任何人所控制的一个股东,一般的受益人是是通过一定的控制层级来控股某一家公司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并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结语 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在公司治理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和权力。实际控制人是能够实际支配和管理公司的人,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关系等方式来控制公司;而最终受益人则是具有最终控制权力的股东,不受其他人控制。在判断实际控制人时,可以考虑其对公司股份、表决权的控制程度,以及对公司董事会成员、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决定能力等因素。最终受益人和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