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认定查询需要多长时间? |
释义 | 工伤认定需时60天或15天,申请需提供相关材料,没有劳动关系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确定,未缴纳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支付,认定生效后可申请伤残鉴定,时间不固定。 法律分析 一、工伤认定要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时间为60天或者15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二、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 1.工伤认定的前提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是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应职工受伤害之日起30天内申报工伤,用人单位未申请个人或者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 3.申请工伤需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第一次救治病历材料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 4.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由公司出具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果单位不愿意出具则需要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到法院起诉确定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待遇应该由用人单位支付。 6.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单位补缴保险。 7.单位未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提出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 8.工伤认定生效后,伤情恢复稳定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三、工伤认定完多久能做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做伤残鉴定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应该在病情稳定后做伤残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结语 工伤认定时间为60天或15天,《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职工、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决定。工伤认定程序包括劳动关系前提、申报工伤、提供相关材料等步骤。若无劳动合同,可通过劳动关系证明或劳动仲裁、法院起诉确定劳动关系后申请工伤认定。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认定生效后,可申请伤残鉴定,时间视伤情稳定而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职工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