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先履行方可拒绝履行;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继续履行;合理期限届满,后履行方未提供适当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先履行方可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 2、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而要求对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绝; 3、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4、合理期限届满,后履行方未提供适当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拓展延伸 抗辩权的保障与限制:法律中的权衡与实践 抗辩权在法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被法律保障的一项重要权利,允许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辩护理由,以反驳控诉方的指控。然而,抗辩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法律对于抗辩的范围、时限和证据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维护诉讼的公正性和效率。在实践中,法官需要权衡被告的抗辩权与其他权益的平衡,确保公正审判的原则得以实施。同时,律师在行使抗辩权时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以确保辩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综上所述,抗辩权的保障与限制在法律中需要进行权衡与实践,以实现公正审判的目标。 结语 抗辩权在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保障被告在诉讼中提出辩护理由。然而,抗辩权也受到限制,法律明确规定了范围、时限和证据要求。法官需平衡被告抗辩权与其他权益,确保公正审判。律师行使抗辩权需遵守职业道德与法律规定,保障合法合理辩护。综上所述,抗辩权的保障与限制需进行权衡与实践,以实现公正审判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