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谁?
释义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主体包括: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害人的近亲属;国家财产、集体财产的损失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附带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原告人。
    2、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3、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5、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权利与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拥有一系列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包括提起诉讼、申请证据保全、出庭辩论等。同时,他们也有权利获得公正、公平的审判,以及享受法律保护。然而,当事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提供证据、履行诉讼义务等。此外,当事人还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事实。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与责任相辅相成,旨在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诉讼公平性。
    结语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多种多样,包括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以及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甚至是被害人的近亲属。在某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享有诉讼权利,还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提供证据、履行诉讼义务等。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是当事人的基本要求。当事人的权利与责任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诉讼公平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第一百零四条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3: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