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方法主要包括
释义
    1、法律渊源识别;
    2、判例识别;
    3、法律解释;
    4、利益衡量;
    5、法律推理;
    6、漏洞补救;
    7、法律论证;
    8、价值补充。
    一、检察院判决书
    判决书的制作,在实质上应当具备逻辑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司法裁判要辨别是非曲直,要解决互相对立的诉讼争议,要对案件事实予以揭示和证明,就必须使用一定的逻辑形式。司法过程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过程,逻辑是司法实践的基本工具。司法判决使用的是三段论式的逻辑形式。早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司法判决中,这种逻辑形式就已经开始运用。司法判决的逻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判决书的结构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判决书除首部和尾部外,可概括划分为认定事实、法律理由、判决主文三大部分,三部分之间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即认定事实是小前提,法律理由是大前提,判决主文是结论。如果认定的事实不清,所依据的证据不足,则是小前提不成立果适用法律不当,则是大前提不成立。小前提或大前提的不成立,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即推导出错误的判决结果。其二是指在认定事实和确定责任时,通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其操作方法与前述相同,即法官在具体的案件中要以法律的相关条文作为三段论的大前提,将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从而推导出一个司法结论。在判例法国家,法官在进行这种演绎推理之前需要先进行一番归纳推理,即先要搜集上级法院或本院从前的有关判决,从这些司法先例中归纳出一个一般原则,再以演绎之法将此一般原则应用于具体案件中。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什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独立实施纯利益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利益民事法律行为或者适应其智力和精神健康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刑事案件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是什么
    刑事案件法定减轻处罚情节:
    1、18岁以下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75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当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