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隐瞒怀孕入职,单位会怎么处理
释义
    怀孕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算隐瞒。怀孕的劳动者也享有正常劳动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怀孕为由,解除与孕妇的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哺乳期解除合同赔偿多少?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哺乳期的女职工支付赔偿金。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属于违法解除需要支付赔偿金。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关于孕妇的劳动法有什么规定
    关于孕妇,劳动法的规定有:1、首先我们国家对孕妇实施特殊劳动保护。2、禁止安排孕妇加班,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3、享有产假,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4、禁止哺乳期加班,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5、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法怎么规定的孕妇保胎假
    劳动法未规定保胎假。劳动者怀孕后,请保胎假属于事假是没有工资的。如果怀孕期间,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产假工资和生育费用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