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滞纳金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支付款项而产生的罚款。通常情况下,借款人或者欠款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款项,如果逾期未还则需要支付一定的罚款,这个罚款就是滞纳金。滞纳金的收取一般是按照一定比例或者金额计算,具体收取方式和标准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滞纳金的目的是借助罚款的手段来督促借款人或者欠款人按时还款,从而保证借贷交易的正常运作。 滞纳金的收取一般需要在借款合同中进行约定,具体的收取方式和标准应当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滞纳金的收取方式有以下两种: 1、按比例收取:按照逾期未还款项的金额或者余额计算一定比例的罚款,通常情况下,收取比例一般在1%至5%之间,具体比例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2、按日收取:按照逾期未还的天数计算罚款金额,通常情况下,每天的罚款金额是借款金额的一定比例,一般在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五之间,具体比例也需要在合同中规定。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收取滞纳金,都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严格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标准进行收取。同时,收取滞纳金的金额也需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不得超过法定标准,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