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责任阻却事由有:主体资格,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责任能力是指主体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相应地适当减轻。行为人具有主观要件中的故意或过失,表明其具有主观非难可能性。但这只是暂时结论。如果行为人具有阻却事由,那么最终行为人就不具有主观有责性,便不能谴责他,只能作无罪处理。常见的阻却事由有: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错误、期待可能性。 年龄与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法律认识错误一个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可以推定具有违法性和责任性。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的判断是一种一般人的客观判断。如果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那么就要进行有责性的判断,也即要判断行为人是否有责任阻却事由,这种责任判断显然是一种个别化判断。毕竟一般人都是有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的,缺乏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的人是少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