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为何过去要实行计划生育 |
释义 |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及调整措施,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的,但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2021年进一步放宽生育政策,支持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以改善人口结构和应对老龄化。 法律分析 因为当时的人口比较多。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历史沿革: 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拓展延伸 过去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及其影响 过去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过快增长、资源短缺、经济发展需要等。在过去,中国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超出了资源供给的承受能力,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减轻了资源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计划生育政策改善了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妇女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此外,计划生育政策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如老龄化加剧、性别比例失衡等。总的来说,过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结语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政府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于2021年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以改善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挑战。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减轻了资源压力,提升了妇女地位,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综合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需要持续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五章 计划生育服务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