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释义
    未成年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应当注意事项:
    一、防走失与拐卖
    (1)牢记家庭重要信息
    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住地道路名称、标志性建筑、认识周边的邻居等,要牢记。一旦与家人走失,这些信息就极为重要。
    (2)要小心主动来搭讪的陌生人
    遇到陌生人主动来搭讪,或寻求帮助时,要有一点自护意识。帮助他人的前提,是先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被不法分子的求助骗局所蒙蔽。
    (3)有些承诺不能信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充满诱惑的承诺欺骗小孩,比如,承诺去游乐场、餐厅、买好玩的玩具等等。不轻信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很多诱人的承诺,往往意味着危险。
    (4)有些饮料不能喝
    陌生人给的任何饮料不要喝,要说“不”,拒绝接受任何食物。一些犯罪分子往往会在饮料里面放入特殊药品,让食用者迅速昏迷、失去意识,实施抢劫、绑架、拐卖。
    (5)有些地方不能去
    游戏厅、网吧、酒吧等经营性娱乐场所,人员庞杂、环境复杂,未成年人要远离这些场所。法律也严格禁止这些场所面向未成年人进行经营。
    (6)有些网友不能信
    网上交友要慎重,陌生网友勿轻信。有的人喜欢在互联网上认识、结交朋友,甚至与网友见面、约会。但是,很多网友的真实身份和行为方式,难以全面了解。一些犯罪分子,会在网络上骗取大家的信任,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
    (7)外出信息一定要告诉家长
    放学后或节假日与同学、朋友外出,一定要提前将时间、地点、同行人员、活动安排告知家长。如果不能按时回家,要及时打电话给家长,一方面可以减少家长的担心,另一方面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得到家长的帮助。
    (8)危险情境下及时巧发求救信息
    一旦遭遇拐卖、绑架等危险情况,要运用智慧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在不被歹徒发现的情况下,用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比如,用小纸条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故意丢弃自身物品留下破案线索,留下字迹、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在互联网上留言、发信等。
    (9)不暴露自己个人信息
    要保管好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户口本等重要信息,不要把原件随便交给别人。不要轻易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信息。银行卡、电子信箱、个人QQ的密码更不能轻易暴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监护人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 【委托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