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检察院对调解书的监督方式 |
释义 | 法律分析:民事调解监督途径:根据民事调解案件的特殊形式及调解结案的特点,检察机关对民事调解案件的审查应以书面审查为主、另行调查取证为辅,监督的启动主要有以下途径:1.对调解书内容无涉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虽有错误但未严重违法,如应回避的未予回避等,这些案件要以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诉为前提,需要申诉人实质性举证。2.检察机关发现调解书内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如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3.检察机关发现调解书内容无涉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法官在调解活动中有下列违法情形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一是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且有可能影响调解结果的。如非法剥夺当事人的代理权,公开审理案件未经法庭公开调查即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定等。二是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颠倒是非等违法行为且可能影响调解结果的,或在调解中明显偏袒某一方当事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三是调解依据的重要证据系一方当事人伪造或发现一方当事人隐瞒证据,足以影响调解结果的。四是作为调解依据的有关裁判、调解、公证文书及鉴定结论被撤销或被推翻且有可能影响调解结果的。五是调解结果和已生效的裁判、调解结果相互矛盾且有可能影响当事人权益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