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股东的分类有哪些
释义
    公司股东按不同标准可以分类如下:
    1、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根据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可以将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2、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根据股东主体身份不同,可以将公司股东分为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
    3、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根据获得股东资格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可以将公司股东分为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
    4、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根据股东持股的数量与影响力大小,可以将公司股东分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
    股东是指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出资数额,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一、隐名股东如何进行股权转让?
    隐名股东进行股权转让首先需要对于移民股东身份做出一个合理的认定,认定完毕之后的话,才能经过会议同意进行转让股权。
    1、隐名股东身份认定。
    隐名股东是否会被确认为实际出资人,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首先与显名股东间有协议,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然有效。它不仅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其次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且无违法行为。
    2、隐名股东是否有权转让股权。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公司法解释(三)》将隐名股东称为实际投资人,将名义出资人称为名义股东。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名义股东处分其名下股权的可以参照认定为无权处分。换言之,隐名股东(实际投资人)是真正有权处分股权的人,其有权转让股权。
    3、隐名出资者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
    若为隐名出资者对外转让股权,需首先确定其是否具有股东身份,确定办法和依据如前述;若并不具有股东身份,则转让合同无效;如具有股东身份,则需要分情况对待:受让人继续隐名,则需要与显名股东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若受让人需显名,则需要隐名股东成为显名股东,然后完成转让。
    二、股东起诉股东的条件有哪些
    股东起诉股东,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佢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