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联合国一票否决权是否受到限制? |
释义 | 联合国一票否决权的主旨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非程序事项表决时拥有一票否决权,而联合国大会决议对会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与安理会决议具有强制性。尽管联合国相关法律没有规定可以使用一票否决权的次数,理论上可以无限次使用,但实际上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其他机构的一票否决权名义上没有,但事实上仍然存在影响力。 法律分析 关于一票否决权,联合国相关法律没有规定可以使用的次数,理论上可以使用无限次。在投票选举或表决中,只要有一张反对票,该候选人或者被表决的内容就会被否定。这种一票否决机制又称为一票否决权。 按《联合国宪章》,只有安理会存在“一票否决权”这个东西。 因此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等机构以及他们的下属机构,安理会无权管,自然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也没有用。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联合国各机关做事还是得看五流氓主导的安理会的脸色(例如秘书长、新成员国的加入都要安理会批准)。因此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其它机构的“一票否决权”,名义上没有,事实上有。还有,美国的行动,联合国的剩下四个“一票否决权”也是管不到的。 第一,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非程序事项表决时拥有一票否决权,非程序事项决议需要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否决方可通过。 第二,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决议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有所不同。联合国大会决议除部分涉联合国自身运行项目外,对会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而安理会决议具有强制性,相关国家必须接受并履行。 拓展延伸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票否决权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分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票否决权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票否决权确保了大国的参与和利益保护,维护了国际秩序和平衡。它使得强国在重大事务上能够行使影响力,防止了可能导致冲突和不稳定的决策通过。另一方面,一票否决权也引发了公平性的争议。它可能导致少数国家的利益被忽视,削弱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决策效力。因此,为了提升合理性和公平性,可以考虑改革一票否决权机制,例如引入更多的条件和限制,加强多边协商和合作,以确保更广泛的参与和更公正的决策。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结语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一票否决权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这种机制确保了大国的参与和利益保护,维护了国际秩序和平衡。它使得强国能够在重大事务上行使影响力,防止了可能导致冲突和不稳定的决策通过。另一方面,一票否决权也引发了公平性的争议。它可能忽视了少数国家的利益,削弱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决策效力。为了提升合理性和公平性,可以考虑改革一票否决权机制,引入更多条件和限制,加强多边协商和合作,以确保更广泛的参与和更公正的决策。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并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法律依据 《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七条 一、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一个投票权。 二、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 三、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但对于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条第三项内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