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什么的原则
释义
    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一条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矫治教育措施:
    (一)予以训诫;
    (二)责令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三)责令具结悔过;
    (四)责令定期报告活动情况;
    (五)责令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不得实施特定行为、接触特定人员或者进入特定场所;
    (六)责令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七)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八)责令接受社会观护,由社会组织、有关机构在适当场所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监督和管束;
    (九)其他适当的矫治教育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