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
释义 |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投资以取得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1.购入长期股票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借: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 2.收到购买时含有的股利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 3.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投资前的利润: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4.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投资年度的利润: 计算公式:A.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份÷全年月份);B.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当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A+B),贷:投资收益(A),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B)。 一、并购基金的盈利来源 并购基金的盈利来源包括基金分红、固定管理费、上市公司回购股权的溢价以及财务顾问费等。对PE和投资者而言,投资回报主要还是分红和到期返还,一般依据投资合同的约定而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被投资企业上市,投资人持有被投企业原始股,获得投资额与原始股变现的差价。 2、被投资企业回购PE投资股份,投资人获得回购金额与投资金额的差价。 3、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获得被投资企业的分红。 4、将持有的被投资企业股份转让给其他机构或个人,获得转让收益和投资额的差价。 5、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对赌协议,在被投企业没有达到预设指标后,获得被投企业的经济补偿。 对于GP来说,一般是收取2%左右的管理费和20%的超额收益,即“2+20”。目前超额收益的分配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模式,即优先返还出资人全部出资及优先收益模式,投资退出的资金需要优先返还给基金出资人,至其收回全部出资及约定的优先报酬率后,GP再参与分配。第二种是美国模式,即逐笔分配模式,每笔投资退出GP都参与收益分配,以单笔投资成本为参照提取超额收益的一部分作为业绩奖励。美国模式下LP收回投资的速度要慢于欧洲模式,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基金都采取欧洲模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