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论国际税收竞争与竞争性的中国税制 |
释义 | 内容提要:本文从国际税收竞争基本概念入手,明确国际税收竞争与有害税收竞争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说明世界各国税收竞争的发展与现状,指出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税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完善税制,本文提出建立竞争性中国现代税制的初步设想。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国际比较中国税制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只有通过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国际税收竞争应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税收竞争与国际税收协调共同组成国际税收关系的基本内容。本文将从国际税收竞争的角度,分析我国税制竞争力问题,提出完善竞争性中国现代税制的建议。 一、国际税收竞争概述我国有关国际税收竞争的论述并不很多,一般教材也很少出现。这一情况反映出有关国际税收竞争方面的理论还不成熟,有待不断完善。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概念《辞海》中对竞争给予两种解释: (1)互相争胜。《庄子·齐物论》中说,“有竞有争。”郭*注:“并逐曰竞,对辩曰争。” (2)商品生产者为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而进行的角逐。并说竞争是商品经济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条件。由此可见,竞争是一种力量的对比,是一种努力促使自己能够处于领先地位或优势地位的过程。税收竞争是对竞争概念的扩大及延伸,我国尚没有形成权威性的税收竞争的定义,如果按照西方财政学界的解释:“税收竞争是指各地区通过竞相降低有效税率,或实施有关税收优惠等途径,以吸引其他地区财源流入本地区的政府自利行为。”也有比较简洁的定义:“不同的税收管理者鼓励个人和企业到自己的管辖范围所引起的竞争。”我们认为,西方关于税收竞争的定义仍不全面,税收竞争应为: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吸引经济资源到自己的管辖范围,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自利行为。上述定义表述了四层含义:实施税收竞争的主体是政府,有税收管辖权的本国各级政府或外国政府;竞争的工具是税收,包括税制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调整和一切税收行为;竞争的目的是吸引经济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包括吸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税收竞争存在的状态是一种行为,这项行为有利于采取行动的政府,而不考虑对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对于国际税收竞争概念的认识,各种意见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国际税收竞争指的是为了把国际间的流动性资本吸引到本国,各国均对这种资本实施减税措施,引发了减税竞争。也有人认为:“国际税收竞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各国(地区)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甚至实行避税地税制模式等方式,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流动贸易等流动性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行为。” ②通过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 (1)国际税收竞争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国际贸易、国际信息交流以及劳动力的流动更加便捷,使国家之间吸引经济资源成为可能; (2)国际税收竞争与国内一般的税收竞争的主体同样是政府,只不过是各国政府; (3)国际税收竞争的手段分为税制设计和政策调整两种主要方式; (4)国际税收竞争的途径是通过国际与国内税负水平的差别,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5)国际税收竞争的目的是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流动贸易等流动性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 (6)国际税收竞争存在的状态是一种国际经济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