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未收到劳动合同,怎么办?
释义
    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员工怎么办?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和第八十一条。劳动合同可加入试用期、保密、竞业限制等约定条款,约定规章制度公示、书面通知送达等条款,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事项。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员工怎么办
    1、员工向单位索要劳动合同。不给可以向工作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因公司不给劳动者一份书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合同里面可以加入哪些约定条款
    1、在劳动合同中加入诸如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离职工作交接等约定条款。
    2、为防止发生有关规章制度效力的纠纷,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规章制度已经向劳动者公示的条款(如“乙方确认已经了解了公司规章制度的内容”等)。
    3、为防止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员工的抗拒行为(如不接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文书等),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书面通知的送达条款(如“甲方有关书面文件、通知无法直接送达给乙方时,乙方确认劳动合同中所填写的家庭住址为邮寄送达地址”)。
    4、为防止调岗调薪时发生争议,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诸如“岗随薪变”的条款(如“若因乙方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工作岗位的,工资会按照调整的岗位适当调整”)。
    5、除了上述条款外,企业还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约定一些其他事项,如“用人单位的管理权利”等。
    结语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如果单位未提供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工作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要求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如果劳动合同文本未包含必备条款或未交付劳动者,用人单位将被责令改正并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劳动合同中可以加入多种约定条款,如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等,以保障双方权益并预防纠纷。企业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约定其他事项,如用人单位的管理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