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孤儿如何申请救助 |
释义 | 孤儿的救助途径包括资助上学、助养、收养和捐赠款物;收养是通过法定条件和程序将他人子女领养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力并确立法定父母子女关系;收养人需满足年龄、能力和健康等条件,被收养孤儿需年龄符合条件且同意收养;收养程序包括孤儿监护人同意、确定收养登记机关和办理收养登记。 法律分析 一、孤儿的概念及救助途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孤儿是指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儿童、婴幼儿。国家、社会和公民对孤儿的救助有多种方式,如对孤儿上学进行资助,助养孤儿、收养孤儿和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款物等。 二、收养的概念和法律效力 收养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收养子女必须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收养行为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确立法定父母子女关系;二是被收养人与原有近亲属关系归于消灭。 三、收养孤儿的条件 1、孤儿收养人的条件。年满30周岁;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状况良好、没有不良记录等);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重病、绝症和传染病)。已婚公民收养子女的,应当夫妻双方共同收养;收养孤儿不受收养人有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单身男性收养女童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2、被收养孤儿的条件。丧失父母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孤儿,可以被收养。收养10周岁以上孤儿的,须孤儿本人同意。 3、孤儿送养人的条件。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人决定送养。收养近亲属抚养的孤儿,人同意送养的,须其他有人同意。 四、收养程序的主要内容 1、孤儿监护人同意。公民申请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可以到社会福利机构申请;申请由近亲属抚养的孤儿,可与监护人联系。 2、确定收养登记机关。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到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区县民政局办理;收养近亲属抚养的孤儿,到生父母或监护人户口所在区县民政局办理。 3、办理收养登记。达成后,当事人按照当地收养登记机关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办理收养登记,确立收养关系。 结语 通过《民法典》规定,孤儿是指丧失父母的不满14周岁的儿童和婴幼儿。国家、社会和公民对孤儿的救助方式多种多样,如资助孤儿上学、助养孤儿、收养孤儿和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款物等。收养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行为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确立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法定父母子女关系,二是消除被收养人与原有近亲属关系。孤儿收养人和被收养孤儿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办理收养登记,以确立收养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