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协议存款贴息违法吗
释义
    不违法。贴息存款指除去原有的银行利息外,另外根据存款金额给到储户的利息部分。贴息存款属于银监会监管的灰色地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一般对储户没有什么风险。
    一、婚前存的钱,婚后到期了怎么办?
    一方面,你需要对存款作出区别于婚内共同财产的处理方式,在到期后将原存款金额继续进行定期或活储蓄,不要将婚后收入一并储蓄,保留以前存款及取款凭证,以证明属于个人财产。另一方面,在能协商的情况下,可以约定夫妻婚内财产协议,就婚前财产进行明确约定指明具体的哪些存款为婚前个人财产,原则上需要保持你婚前存款在婚前和婚后的一致性。保存以前存款及取款凭证是证明属于个人财产的关键性证据。
    二、谁来认定是否非法集资
    银监会来认定是否非法集资。
    1、银监会负责非法集资的认定、查处和取缔及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2、人民银行、公安部、工商总局、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及非法集资行为发生地的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银监会开展有关工作。
    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是: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指的是哪些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
    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2.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3.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即便构成本罪既遂。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商业银行不得采取以下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一)高息揽储吸存。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另设专门账户支付存款户高息。(二)非法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三)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四)延迟支付吸存。通过设定不合理的取款用款限制、关闭网上银行、压票退票等方式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五)以贷转存吸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向“空户”虚假放贷、虚假增存。(六)以贷开票吸存。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七)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八)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