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正常信访后对自己的影响 |
释义 | 正常信访没有影响。根据相关规定,信访作为公民向国家有关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表达诉求的渠道之一,是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但行使这项权利的前提是,信访活动必须依法有序进行。 信访后多久可以再访? 区信访不满意能再上访。信访人可以自收到区信访的书面答复之日起的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如果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再依法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信访后法院会怎么处理? 信访后法院处理程序如下: 1、登记来访情况。登记信访人的基本情况,登记人数、姓名、身份证号、所属单位、人员身份、之前信访单位等; 2、听信访人陈述,了解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共有几个,各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 3、答复受理范围。根据信访人反映问题辨认信访人的诉求应该归哪些部门管,哪些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哪些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 4、业务范围内的,进一步听取其详细介绍情况。每个问题尽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线索来源、信访要求、真实动机与目的。群众信访目的与动机多种多样; 5、填写信访举报登记表。由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报领导拿出最后处置意见。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信访工作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