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解除汽车抵押合同需要什么资料
释义
    申请解除抵押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由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并提交下列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登记证书。人民法院调解、裁定、判决解除抵押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抵押权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人民法院出具的已经生效的《调解书》、《裁定书》或者《判决书》,以及相应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解除抵押登记的内容和日期。
    解除劳务合同需要什么资料
    解除劳务合同需要如下资料:1、劳动者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2、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给劳动者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解除劳务合同需要什么资料
    一、对于劳动者来说,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办理如下手续:1、按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与要求,提前给用人单位发出书面解约通知。如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2、进行工作、业务交接。3、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除提前解约也需提前三十天通知外,还要注意办理如下手续:1、及时结算工资、经济补偿金。2、工作、业务的交接。3、员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4、清理债权债务关系。5、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证明书应该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日期、所担任的工作。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书中客观的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汽车抵押合同何时生效
    汽车抵押合同一般在合同成立时生效,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汽车抵押合同何时生效
    汽车抵押合同一般在合同成立时生效,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汽车抵押合同怎么写
    汽车抵押贷款合同范本甲方:(借款人)性别:身份证号:地址:电话:乙方:(出借人)性别:身份证号:地址:电话:甲方因本人生产或经营需要,向乙方申请借款,并以自有车辆作为抵押物,经当事方协商一致,乙方同意出借并签定本合同内容。第一项 借款事项第一条 借款内容借款总金额:人民币 ___元,大写 ______。借款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共计 __天。月利息 ___。第二条 借款的支付及偿还1、借款的支付:借款及抵押手续办妥后,乙方将借款金额一次性支付给甲方或转入甲方账户。2、借款的偿还:本借款在到期日一次性还清本息。第三条 违约责任第二项 抵押事项第四条 甲方确认抵押资产为其本人所有,一切手续合法、有效,该资产在抵押前无任何经济纠纷和违法责任,否则甲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第五条 抵押物事项1、汽车种类及牌号:2、车架号:3、发动机号:第六条 抵押物的保管1、抵押物由乙方保管, 在抵押期间,乙方无偿使用该车辆,保证该车辆无任何交通事故及违章。若是由于车辆自身原因或自然损坏,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车辆损失,免除乙方赔偿责任。2、甲方必须连同与抵押车辆相关的钥匙、机动车登记证书、行车证、购车发票、购置税、养路费、保险单据、户口本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交由乙方或中间人保管。第七条 抵押物的处置1、抵押期间,甲方对抵押车辆做出的任何处置均无效。2、甲方如不能按时还款,自逾期 天后,乙方则可以变卖抵押物以挽回损失,甲方同时签署《逾期变卖委托书》。第八条 抵押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乙方有权提前处置抵押物:1、借款人被宣告失踪,而其财产代管人拒绝履行本合同的;2、借款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而监护人拒绝履行本合同的;3、借款人死亡或宣告死亡而其财产合法继承人拒绝履行本合同的。第三项 其它规定第九条 费用的承担1、如果甲方不能按期还款,在争取乙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展期。2、有关抵押、借款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甲方承担。第十条 本合同生效条件本合同自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 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其余在有关部门备案。甲方:(借款人) 乙方:(出借人)见证人:签订地点:
    
     该内容由 蓝潮永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