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
释义 | 互联网应用普及导致安全问题凸显,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已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主要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感染和网站漏洞。个人需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国家正在推进个人信息安全立法。 法律分析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是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个人要提高信息保护的意识以外,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 拓展延伸 个人信息泄密的后果及应对措施 个人信息泄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首先,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可能导致身份盗窃、欺诈和其他不法行为。其次,个人信用记录可能受损,影响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此外,个人信息可能被用于发送垃圾邮件、诈骗和钓鱼攻击,给个人带来麻烦和损失。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个人应保持警惕,定期检查银行和信用卡账单,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提供个人信息。此外,加强密码安全、使用双重身份验证、定期更新软件和浏览器,以及定期备份个人数据也是重要的防范措施。最重要的是,教育自己和他人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实践,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恶意程序、钓鱼和欺诈等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面临巨大风险。据统计,过去几年已有数亿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信用记录受损等严重后果。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应保持警惕,定期检查账单,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提供个人信息,并采取密码安全、双重身份验证等防范措施。教育自己和他人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实践,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三条 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八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